忻氏的故事 忻林 在几年前对忻氏有兴趣,那是因为忻氏与忻都有关,也与蒙古族有关。随着这些年对各种文献的爬梳,有了新的感觉,尽管还缺少不少文献,也没有资金去做DNA试验,但一个判断还是形成了∶这就是现在的忻氏可能不是一个民族的祖宗传下来的,陶公山是一支,天台石门是一支,德清是一支,张家口是一支,在韩国还有一支。 当然,现在只是说说,仅从文献考证,可以先来讲讲与忻氏有关的故事。 我从文献见到明确的忻氏是在宋代,那时在杭州有忻氏活动,有忻村,在浙江临海附近有忻堰的地名,当时有诗文提到过。 而所谓忻氏与欣氏是相通一家,这在家谱上也从未说过,而家谱上那个忻彪,即历史文献上的欣彪,是有误会的,那个欣彪是五代时渤海国的进士,倒有可能是高丽人。把忻与欣相通,只是从字义解释上相通,在姓氏命名上却未必如此。正象姓丘和邱都各有来历,所以明清两代的姓氏书上也不把忻姓和欣姓相混。那个有悠久历史的欣姓也从未来与忻姓来联络过通谱之事,因为欣姓是春秋时名门之后欣时的后代,与忻氏没关系。 传说忻氏是契丹人,但至今查不到契丹国文献中有忻氏,家谱中只从唐、五代时举色目人为进士来推测忻彪(欣彪)是色目人,但语焉不详,不敢再细说,其实恐怕也是有顾忌。我推测,即使家谱中有传说的成份,但在明代被毁的家谱中也不敢说祖宗不是汉族,而那时的家谱中也不会记录更多的祖宗信息,因陶公山那时从端一公传到嘉靖年间也不过几代人,家族并不庞大,一百多人足矣,这本家谱也不会很厚。如有忻氏不是汉族的信息,只怕也保不了多少密,那时陶公山的其他姓氏家谱也会有记录。可我们在陶公山只听到“逃公”的传说,最近还听说忻氏是家乡发大水流落到陶公山的传说,而不见有关忻氏是外来民族的传说。因此,我在想∶端一公到陶公山如要保住民族之密,则这可能是他已在汉族中同化多年,一点也没有让当地人看出是外来民族的痕迹! 接下来再研读天台石门的家谱,那上面说是范蠡的后代改姓,但谱上也说不清中间那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的忻氏活动空白点。而这本家谱可研究的一点是有一篇明代大儒方孝孺的序,查了方写的文集不见有此文,方倒是为浙江好几本家谱写过序,但恰恰找不到这篇序。这本家谱中介绍的宋元明代忻氏的几位做官之人,也不在官方文献上有过,这也是蹊跷之处,只有一位名人忻都,但介绍的经历也与陶公山不同。这些都说明家族来源都不同。 由于最早所见的明确历史文献是金代有忻氏,那时他在陕西。南宋有忻氏,那时是在杭州。所以我想宋代应是忻氏在历史中最早露面的时代,之前应是更小的家族,如是改姓,也没有记载传下来的,这也仅仅是一家的行为,可是我们现在看不到这家遭遇改姓的记录,也不能乱猜!没有证据的乱猜是很可笑的! |